NBA出台新规:节末超远压哨不中不计入个人数据,新赛季正式实施!
北京时间2025年9月11日,据报道,NBA联盟董事会已正式通过一项新规:从2025-26赛季开始,球员在每节比赛最后时刻出手的超远距离压哨投篮若未命中,将仅被记为球队投篮不中,而不再影响球员个人的投篮命中率统计。这项规则调整旨在鼓励球员在节末大胆出手,提升比赛精彩程度。
一、规则细节:前三节最后3秒的超远投篮
根据NBA官方公布的细则,新规有明确的适用条件:
时间范围:适用于比赛前三节(第一节、第二节和第三节)的最后3秒。
出手距离:投篮出手点距离篮筐至少36英尺(约10.97米)。
发起位置:进攻回合必须从后场开始。
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投篮,若未命中,才会被计为球队投篮不中,而不影响球员个人的投篮命中率数据。命中则仍按原有规则计分并纳入个人数据。
二、历史数据:超远压哨球难度极高
NBA推出此项新规有其现实数据支撑。据统计,2024-25赛季,球员在比赛前三节最后3秒、距离不少于36英尺的投篮命中率仅为4%左右。
尽管难度极大,但仍有个别球员在此领域表现出色:
斯蒂芬-库里(金州勇士):上赛季共命中4记此类超远投篮。
尼古拉-约基奇(丹佛掘金):上赛季共命中3记此类超远投篮。
约基奇上赛季共出手了22次压哨超远三分,此数字断档高居联盟第一,甚至超过了第二名布里奇斯与第三名爱德华兹的出手次数总和。
三、出台背景:消除球员顾虑,提升观赏性
此前,许多球员在节末最后几秒会犹豫是否要尝试超远距离投篮,主要原因是担心拉低个人投篮命中率。个人命中率是衡量球员效率的重要指标,直接影响球员的声誉、奖项评选甚至合同价值。
这种顾虑可能导致球员在节末选择甩锅:将球传给队友以避免自己出手不中,或干脆放弃投篮。联盟希望新规能消除球员的统计顾虑,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尝试那些看似不可能命中的奇迹投篮,从而增加比赛的悬念和观赏性,为球迷带来更多精彩瞬间。
四、测试与推行:夏季联赛已试水
为确保新规顺利实施,NBA早在2025年7月的夏季联赛(包括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、犹他夏季联赛和加利福尼亚经典赛等)中就对此规则进行了测试。
测试结果和反馈积极,联盟竞赛委员会在近几个月中也一直支持这项调整。最终,该项调整在联盟理事会的正式决议中获得通过。
五、球员反响:约基奇成最大赢家,众球星点赞
新规公布后,迅速引起球员和球迷的热议:
最大赢家:尼古拉-约基奇被视为最大受益者,因其上赛季此类出手次数遥遥领先。
特雷-杨(老鹰):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红心表情,表达对联盟新规的支持。
勒布朗-詹姆斯:虽未直接表态,但湖人媒体调侃其肯定喜欢这些调整。
球迷们也普遍预计,新赛季或许能看到更多卢卡-东契奇等人的超远三分尝试。
六、比赛展望:更多奇迹球与战术变化
新规实施后,NBA比赛可能出现以下变化:
1.更多压哨尝试:球员在节末更愿意出手超远距离投篮,尤其是一些本就擅长此道的球星。
2.战术选择丰富:教练可能会在节末设计专门的战术,为球员创造更好的超远投机会。
3.比赛悬念增加:更多的压哨投篮尝试意味着可能出现更多奇迹球,从而提升比赛的戏剧性和观赏性。
4.数据统计优化:球员的个人命中率数据更能反映其常规进攻效率,而非被少数极高难度的无效尝试所拉低。
七、讨论与争议:是否过于保护球员数据?
新规也引发了一些讨论。有球迷认为,投丢的球本质上就是一次投篮不中,理应计入个人数据;若球员不想影响数据,可以选择不投。也有人觉得联盟此举是千方百计为球员行方便。
但支持者则认为,此举能有效鼓励进攻,避免比赛在节末陷入甩锅尴尬,利大于弊。
NBA此次对节末超远压哨投篮统计规则的调整,是一次旨在提升比赛观赏性、鼓励进攻创新的积极尝试。通过消除球员对个人数据的顾虑,联盟希望在新赛季看到更多大胆、精彩的压哨投篮,为全球球迷奉献更加激动人心的比赛瞬间。新规于2025-26赛季正式实施。